黄浩明 《跨界协作共建专业志愿者生态系统》演讲实录
黄浩明 《跨界协作共建专业志愿者生态系统》演讲实录
黄浩明:
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
北京市京师社会工作事务所名誉理事长
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
黄浩明:
特别感谢主持人,感谢会议主办方让我做这个演讲,《跨界协作共建专业志愿者生态系统》。
过去20年的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尤其在过去八年中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,处一个中高速度发展阶段,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,登记的社会组织从2011年拥有46万个发展到2017年是76万个,净增加了30万个社会组织,就业人口从2011年的599.3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864.7万人,登记的社会组织数平均增长率超过我国GDP增长率。
过去两年对中国来说很重要的变化,就是社会组织进入了一个依法治理的时代,2017年8月22日,国务院颁布了《志愿服务条例》,这个《条例》要追溯到2016年《慈善法》里志愿服务一章。2018年8月全国志愿者注册人数已经达到9660.7万,团体总数49.8万,志愿服务项目150万,根据翟雁的研究表明,2017年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突破了550亿人民币,这个数字很了不起。
跨接协作的源头是什么?
联合国2000年到2015年的千年发展目标(MDGs),提出八大指标,48个子目标,2015年在联合国纽约通过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是17大指标,169个子目标,各行各业都成为专业志愿服务的领域,这个领域范围宽,服务的机会多。
什么是专业志愿者的生态系统?
从社会需求来看,社会对专业志愿者有很大的需求,可以讲需要缺口比较大;而从社会服务供应方来看,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有限,两者之间缺少一个能够形成需求和供应相链接的平台,我认为现在友成和博能做的志愿大学就是一个平台,这个平台就是要解决一个社会信任问题,社会信任的背后缺乏什么,就是缺乏行业标准,刚才袁瑞军教授宣布的《专业志愿者服务标准》太重要了,它可以指引我们各专业志愿者在未来十年中作为一个指南。
《标准》的背后是运营机制的问题,怎么调动各方面专业志愿者进入整个社会需求,我们在这个位置,在这个生态系统里再往上看是人才问题,社会组织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组织的健康发展,社会组织如何体现其的愿景和使命,以使命为准则,彰显志愿的精神和社会价值。最后一个是能力问题,怎么样的运营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组织的愿景,我在此介绍社会组织运作的四个模式,具体内容如下:
第一,政府指导,社会组织支持,企业配合,公民参与;
第二,社会组织主导,政府购买,企业资助、公民参与;
第三,企业主导,政府支持,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,动员公民的参与;
第四,多方共治型,政府、社会组织和企业公民一起共治。
不难看出,河北固安就是典型的第三种模式,就是企业主导型。
作为社会组织如何实现专业志愿者跨界协作?借此机会我特别的介绍一个3+1模型,具体内容如下:
第一,联合会,中国未来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志愿者的联合会,这个联合会的第一个功能就是政策倡导;另一个功能就是提供专业服务;
第二,行业协会,建立行业协会标准,各种各类专业的标准和行动指南;
第三,社区组织,应该倡导专业志愿者重心下移,就是志愿者进社区,如果不进社区,你还浮在上面,需求方肯定是不满意的,所以需要提供专业服务,比如老年人、残障人、儿童,还有其他各个社区成员,要使整个社区成员进入社区组织的整个体系中,民政部发布了《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》,希望城市社区每一个城区有10个社会组织,农村社区有5个社会组织,这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。
如何实现上述目标,需要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支持体系,也是3+1模型中的1,就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体系,包括政府、媒体和企业等社会各界的支持。
最后,怎么实现跨界协作,建立生态系统,这需要增强社会组织的五大能力——
第一,组织创新能力,创新能力是专业志愿者的核心,这是最关键的;
第二,组织的治理能力,如果没有良好的治理能力是无法实现组织的愿景;
第三,组织的协调能力,包括协调政府、企业、社区居民和智库;
第四,组织的执行能力,组织的行动需要到位,中国有一句古话,行胜于言,专业志愿者能否形成一个很好的名声需要靠行动,专业志愿者胜于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;
第五,可持续发展能力,一个组织能否可持续发展,依靠社会组织的动员能力,确保组织的健康发展。
总之,专业志愿者能否走进社区,能否走向全国,同时也包括未来怎么走向国际,取决于上述的五方面的能力提升。借此机会,我特别倡导专业志愿者从固安开始,走向华北地区,再走向全国,最终目标需要走向世界。
我的演讲有三个结论,第一、专业志愿者能够共创价值,能够彰显我们的社会价值;第二,社会组织,尤其是专业志愿者的社会组织能够赋能+增效,这是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,提升能力也能够促使整个社会公平更有效果;最后,要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。
谢谢大家!